為淨零碳排鋪路 借鏡國際先行者

Image

04:10 2021/06/06 工商時報 工研院副院長暨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

因應氣候異常,世界各國紛紛以舉國之力及巨額資金推動淨零碳排,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(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,IEA)統計,全球若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,到2050年將投入115兆美元發展太陽能、電動車等潔淨能源,像是英國也將投資120億英鎊進行減碳。對產業來說,是挑戰也是商機,提前掌握減碳的科技發展,將有助於搶攻國際綠色訂單,友善地球同時還能提升市場競爭力。

 現今發展新科技、新商業模式已成為國際達成2050淨零排放關鍵作為,像是以新科技提高能源效率與擴大再生能源占比;或是發展低碳零碳技術,逐步替代現有生產消費模式。減碳所代表的不再只是增加產業成本支出,而是未來潛力無窮的市場商機。

 因應淨零碳排目標,不少國家在對外貿易上,陸續規劃築起碳價防線,像是歐盟2023將實施碳邊境稅,透過開徵碳關稅來控制進口貨品的碳足跡;美國也研議邊境碳稅,以鼓勵全球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遷,並且保護國內製造業。

 另外,許多國家也正逐步落實碳交易,透過這種市場機制,將一定的碳排配額,與有排放需求的企業作交易,藉此形成減碳收益。

 未明確碳定價 恐衝擊經濟

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(IMF)統計,全球超過50%的碳價制度雖低於每公噸10美元,不過如果臺灣沒有明確碳定價政策,恐衝擊豁免資格取得,連帶影響到經濟成長。

 面對國際碳價防線所帶來的經濟壓力,臺灣如何從政策、產業等不同面向實施減碳作為,可借鏡國際作法,透過他山之石,幫助臺灣走向淨零碳排的願景。

 日規劃2050綠色成長策略

 不少國家在推動淨零碳排上,已有務實的做法,以鄰近的日本為例,其已明定2050年將達成淨零碳排目標,並針對此目標,規劃「2050綠色成長策略」,條列14項重要減碳發展領域,以及相關計畫作法與時程。

 其中,日本把半導體資訊產業、住宅建物產業、碳回收產業、氫產業、海上風力產業、資源循環產業、以及電車蓄電池產業等,列為高發展潛力科技領域。

 像是在半導體資訊產業上,日本積極推動數據中心、節能半導體科技研發;住宅建築產業上,則專注次世代型太陽能技術推動;氫產業則投資氫還原煉鐵、氫運輸輪、水電解裝置與發電渦輪機開發;電車蓄電池產業則積極協助汽車產業投入電動車(EV)、燃料電池車(FCV)、次世代電池等領域。日本希望透過「2050綠色成長策略」,不但完成淨零碳排目標,更能夠促成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機會。

 英減碳計畫砸120億英鎊

 而身為工業革命發源的地的英國,同樣走在減碳的浪潮上,提出「英國綠色工業革命十項計畫」,把淨零碳排當成是創新經濟的機會,並依照此計畫內容,啟動120億英鎊的投資,預估將可創造25萬個就業機會。

 該計畫涵蓋零碳排車輛、碳補存再利用、先進離岸風力、低碳氫能、綠色運輸、綠色融資與創新、綠色建築、環境保護、零排放航空海運、先進核能等領域。

 其中,在零碳排車輛計畫上,英國預計至2026年投資30億元英鎊,加速車輛全面電動化,目標在2030年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;再生能源發展部分,英國與日本同樣將離岸風電列為重點再生能源來源,至2030年將投入約200億元英鎊,創造6萬個就業機會;另外在低碳氫能計畫部分,英國看好氫能未來性,至2030年將投資約40億元英鎊,可望於2050年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。

 除了從交通、電力著手,英國為了鼓勵減碳相關產業能夠欣欣向榮,透過綠色融資與創新計畫,規劃在政府部門投資10億元英鎊、私部門投資最高25億元英鎊,期盼帶動跨部門減碳績效提升,並目標於2030年創造數十萬個多元工作機會。

 國際上積極推動減碳的國家,幾乎都是臺灣重要的貿易國,想要愛護地球,同時搶攻新的市場商機,就必須加速淨零碳排的腳步,帶動產業綠色數位轉型。

 英國、日本等其他國家,從政策、法規、技術、電力等不同面向推動減碳的作法,值得臺灣學習借鏡,臺灣可從中吸取經驗,打造最符合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,並攜手產官學研共同朝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邁進。(本文作者為工研院副院長暨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主任彭裕民)